由于感光能力的不同,不同生物眼睛可見的反射光譜是不同的,就比如我們看不見的紫外線,對蜜蜂等許多膜翅目昆蟲來說就很敏感。雖然肉眼看不到紫外線,但通過華為P50 Pocket超光譜影像模組的紫外熒光攝影,我們也能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自然世界。
在河西走廊的西部,在漫長的歲月中,因為戰亂起落、河流擺動、古今綠洲變遷等原因,留下了大小約百余個古城遺址,時代由漢到清,歷時約2000年。廣袤而干燥的荒原戈壁如同一座巨大的博物館,將它們一一收藏。自《中國國家地理》2022年4期
酒泉瓜州草城遺址。自《中國國家地理》2022年4期 攝影/李玉龍
酒泉瓜州鎖陽城塔爾寺遺址。自《中國國家地理》2022年4期 攝影/蔡驍翔
酒泉肅北馬鬃山滾坡泉要塞遺址。自《中國國家地理》2022年第4期 攝影/李玉龍
今年1月15日,湯加海底火山發生劇烈噴發,造成了巨大的災難,引起了人們對火山的關注,也引發了國人的疑問:眾所周知,我國是地質災害高發的國家,那我國有沒有可能噴發的火山?火山爆發會不會也發生在我們身邊?一旦真的發生火山爆發,有可能提前預報以實現避險嗎?來源《中國國家地理》2022年 攝影/卓永生
騰沖火山 攝影/杜小紅
攝影/杜小紅
阿什庫勒火山 攝影/劉志勇
烏蘭哈達火山 攝影/楊孝
全國河道分布密度最大的太湖流域,其水系循環是以太湖為中心來運轉的。在水系“兩進三出”的匯水與分水格局中,太湖就是掌控全局的那個“總開關”。來源《中國國家地理》2022年2期 攝影/王鵬飛
來源《中國國家地理》2022年2期 攝影/錢偉
來源《中國國家地理》2022年2期 攝影/劉劍偉
提到江蘇,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印象都是:地勢低平、河湖密布、田疇交錯、水鄉古鎮散落其間,處處是一派溫和、柔美的景象??峙潞苌儆腥酥?,江蘇也是我國火山分布最多、最集中的省區之一!來源《中國國家地理》2022年第1期
來源《中國國家地理》2022年第1期
訂閱手機報
移動發送CNG到10658000
聯通發送CNG到10655111
電信用戶發送CNG到1065900
訂閱號
服務號
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進行關注,或微信中
搜索“中國國家地理”關注。